八十年代以前的粵方言研究(二)

儘管四十、五十年代的粵語研究已經出現逐步發展的態勢,有了一些可觀的研究成果,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基本上仍只能說是處於開發的階段。從本世紀初的萌芽階段到本世紀中葉的開發階段,粵語的研究當然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過了五十年代,進入六十年代以後,粵語研究卻未見有十分明顯的進展,這期間有幾部實用的粵語工具書出現,如馮思禹的《廣州音字彙》(世界書局1962,香港),喬硯農的《廣州音國音中文字典》(華僑語文出版社1963,香港)和《廣州話類推法》(華僑語文出版社1964,香港)。學術刊物上也出現過一些有相當份量的論文,如林蓮仙的《粵音與〈廣韻〉比較表》(1963)、《論粵語的入聲調》(1963)和《粵語動詞詞尾虛字用法的探討》(1963),張日昇的《香港粵語陰平調及變調問題》(1969),喬硯農的《廣州話口語詞的研究》(1966),黃家教的《廣州話無介音說》(1964),宗福邦的《關於廣州話陰平調的分化問題》(1964),黃伯榮的《陽江話"入聲非聲"實驗報告》(1960)和《陽江話的幾種句式》(1966)等等,似乎已顯示出廣東粵語的研究有逐步深化的趨勢。但是整個六十年代,除了上面提到的幾本工具書外,卻沒有其他堪稱粵語研究的專著出現。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粵方言的研究才進入中興時期。這個中興時期從七十年代初略見端倪,開始出現粵語研究的一些較大突破,到八十∼九十年代,便逐步進入高潮,以至形成"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的持續繁榮、碩果累累的局面。

七十年代是粵語研究的一個新起點,主要由於有兩部具有標誌性的粵語研究專著問世:一部是余靄芹教授研究粵語語音的名著《粵語研究》第一卷《Studies in Yue Dialects I: Phonology of Cantonese》(Cambridge U. Press,1972, Cambridge),一部是張洪年的《香港粵語語法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2,香港)。這兩部著作都在1972年問世。余著對廣州話語音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張著對香港粵語語法(實際上跟廣州話語法相差無幾)作了系統的探討。這兩部著作在研究的深度上的確是前所未見。在此以前,人們對粵語的認識,大都限於粵音方面,除了有學者就粵語中個別突出的語法現象進行剖析描寫之外,還沒有人把粵語作為一個完整的語言系統來全面論述其語法上的種種表現。此書是在他的碩士論文的基礎上寫成的,對於推動粵語語法的深入研究,自然是功不可沒。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除了余、張的專著外,港、台及海外學術刊物上也出現過一些引人注目的研究粵語的論文,分別由 Bauer, Light Timonthy, Kwok Helen 和鄒嘉彥、游順釗等學者所撰寫,而美籍華裔學者黃伯飛(Huang Po-Fei)所編的《廣州話辭典》(Cantonese Dictionary)也在1970年問世。隨後還有幾部粵語應用的工具書,如曾子凡的《廣州話普通話對照常用手冊》(1979),劉錫祥的《實用粵音詞典》(1977),香港中華書局的《普通話粵音中華新字典》(1978)也陸續出版發行。但粵語研究真正在大範圍內形成"氣候",從中興的開始期跨進到持續發展的鼎盛期─或者可以說成是黃金時期,卻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後的事。當時隨著中國學術事業的大發展,方言研究工作也隨之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

上一頁/下一頁/回研究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