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以前的粵方言研究(一)

粵語的研究,從萌芽階段一些民間流傳的韻書算起﹐應該有兩百年以上的 歷史。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頗為流行的粵語韻書《分韻撮要》是清乾隆壬寅年(1782年),由虞學圃、溫歧石所輯的。1892年陳澧所撰《廣州音說》可算是中國傳統語文學中一部系統論述粵語音韻的著作,可惜這樣的著作不可多得。至於用現代語言學的理論、方法來研究粵語的著述﹐則是本世紀初葉以後才出現的。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除了屬於傳統語文學範圍的詹憲慈著《廣州話本字》(1929)及孔仲南著《廣東俗語考》(1935)以外,王力的《兩粵音說》(1928)和《博白方音》(1932),羅莘田(常培)的《關於廣州話入聲的討論》(1932),岑麒祥的《粵語發音實驗錄》(1936)等,大概可算是最早運用現代語言學方法來研究粵語的著述了。進入四十年代,粵語研究有了明顯的進展,突出的標誌就是出現了幾部迄今為止仍被經常引用的傳世之作,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推1941年初版,爾後一再重版的黃錫凌著《粵音韻彙》。繼黃氏之後,岑麒祥於40年代至50年代之間又相繼發表了《入聲非聲說》(1942)、《廣州音系概說》(1946)和《從廣東方言體察語言的交流和發展》(1953)等重要文章;趙元任出版了《粵語入門》(1947)、《中山方言》(1948)和《台山語料》(1951)等著述;王力、錢淞生發表了《東莞方音》(1949)、《台山方音》(1950)和《珠江三角洲方音總論》(1950);陳三蘇發表了《閩粵方言中形容詞的襯字》(1940)和《廣州話的上入和中入》(1952)。這就使粵語的研究開始打破了沈悶的局面。

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幾位日本學者加入到粵語研究的行列,如藤塚將一發表了《廣東語發音與音韻分類之研究》(1955)和《廣東語全音表》(1955),賴惟勤發表了《關於廣州方音的介音》(1954)和《廣東話音韻論》(1958),香阪順一發表了《廣東語語氣助詞試稿》(1959)和《廣東話的研究--向趙元任先生請教》(1952),松本一男發表了《關於廣東話語彙的若干考察》(1956),藤堂明保發表了《粵方言和廣東話》(1957)等等。而與此同時,自從五十年代初北京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出版發行了《中國語文》雜誌,各地粵語學者在五十年代也就先後發表了一些有關粵語特點,特別是比較粵語與民族共同語,為"推普"服務的文章和小冊子。其中最早出現的這類小冊子要算王了一(力)的《廣東人學習國語法》(華南人民出版社1951,廣州)。重版改名《廣東人怎樣學習普通話》(文化教育出版社1955,北京)。接著黃伯榮也出版了《廣州人怎樣學習普通話》(廣東人民出版社,1957)。而廣東省方言調查指導組也及時編寫了《四邑人學習普通話手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58)。在這幾年中,王力還出版了《廣州話淺說》(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北京)。同時,有好幾篇以揭示、分析、比較粵語特點的專論也陸續在《中國語文》、《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等刊物上出現。如詹伯慧的《粵方言中的虛詞"親、翻、住、埋、添"》(1958)、黃伯榮的《廣州方言語法的幾個特點》(1958)、《廣州話和普通話的語音比較》(1958)、《廣州話補語、賓語的詞序》(1959)和《廣東陽江話物量詞的語法特點》(1959),李瘦芝的《怎樣掌握廣州音和北京音的對應規律》(1956),方淑珍的《英語和廣州語音的比較分析》(1957)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發表在《方言和普通話叢刊》第一集上陳慧英、白宛如《廣州音和北京音的比較》一文。這是一篇比較全面揭示粵語和民族共同語語音異同的文章,經常被一些研究粵語的論文所引用。

下一頁/回研究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