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於1999年6月26日至28日在香港大學舉行。出席本屆研討會的學者數和提交的論文數皆達到歷屆之最,共有150多人與會,提交的論文為99篇。商務印書館2000年以《方言》增刊的形式出版了《第七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由單周堯、陸鏡光主編,收入論文57篇,涉及語音、詞彙、語法、文字、教學應用等多方面,篇目如下:《粵語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詹伯慧)、《港穗粵語差異問題探討》(饒秉才)、《閩粵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徵》(李如龍)、《廣州話與普通話互動的新趨勢》(曾子凡)、《從桂柳官話看粵語的影響》(周無忌、蘇國璋)、《從語音特徵看桂北平話與粵方言的關係》(梁金榮)、《語言的接觸與趨同--論粵語對新加坡通俗華語及英語的影響》(陳玉珊)、《中山客家話在粵方言的影響下的變化及走向》(甘甲才)、《青塘軍話中的粵語成分》(丘學強)、《粵語西漸及與壯侗語接觸的過程》(李錦芳)、《現代粵語源於宋末移民說》(劉鎮發)、《通過考本字看粵語中的百越語成分》(陳伯煇)、《香港原居民哭歌子的非漢語成分─一個語言底層研究的案例》(廖國輝)、《試論雍正、乾隆年間廣東的"正音運動"及其影響》(楊文信)、《從地理分佈看粵方言單數第一人稱》(顏玉嫻)、《粵讀審音舉隅》(單周堯)、《〈廣韻〉咸深二攝廣州話今讀
[-n][-t]韻尾字音分析》(羅偉豪)、《實驗報告:廣州話句末升語調對字調的影響》(麥耘)、《香港粵語陰平調值商榷》(林建平)、《〈廣韻〉、〈集韻〉與廣州話塞音、塞擦音對應中的變例》(鍾奇、涂良軍)、《粵語母音[¿]、[P]
音位分合研究綜論》(黃富榮)、《從傳統反切看〈粵音韻彙〉與〈李氏中文字典〉粵語注音的歧異》(蕭敬偉)、《略談臺山方言古疑母的保存情況》(譚飛燕)、《廣東陽春粵方言的Â聲母》(高然)、《廣西玉林白話語音特點》(陳曉錦)、《廣東坊間特殊用字調查報告》(鍾奇、高然)、《粵語方言用字一百多年來的演變》(黃小婭)、《玉林方言本字考》(周成松)、《香港粵語的詞語縮略形式》(陸鏡光、林家樂)、《港式中文以粵語入文平議》(李家樹、陳遠止、謝耀基)、《香港粵語詞語的口語化及其成因》(湯志祥)、《英語借詞對現代粵語及漢語詞法的影響》(吳東英)、《香港粵語基本顏色詞彙調查簡介》(遠藤雅裕)、《粵方言諧謔語考察》(何子銓)、《粵方言和普通話同形異義詞語初探》(鮑茂振)、《廣州話詈稱初探》(陳小明)、《近期廣州地區部分報刊的方言用語調查》(唐莉、涂良軍)、《廣東四邑方言詞彙特點》(甘於恩、邵慧君)、《粵方言成語與普通話成語之比較》(李守紀、王澤鵬)、《廣州話"冚唪唥" [hmpaùNlaùN]
的來源再考》(千島英一)、《粵語動詞"食"(吃)研究》(伍巍)、《在香港使用粵方言詞典帶來的困惑》(王晉光)、《粵語帶賓語的形容詞》(石定栩)、《廣州話的比較句式》(潘小洛)、《廣州話的"VV下"與"V下V下"》(彭小川)、《粵語量化詞"得"的一些特點》(鄧思穎)、《港式粵語"好+單音節詞"探析》(李雄溪)、《廣州話與普通話語氣助詞的比較研究》(方小燕)、《廣州話與英語否定結構的比較》(林澤銓)、《與普通話"起來"對應的粵語詞語比較》(鄧小寧)、《粵語吳語虛詞比較》(張惠英、陸鏡光)、《粵語拼音連詞拼寫規則》(藺蓀)、《關於編制《中山方言志》光碟的設想》(林柏松)、《粵方言廣播語言應當規範》(梁錦江)、《粵語句末助詞的第二語言習得》(歐陽偉豪)、《從粵語"小唱"看詩歌的起源》(周錫韋複)、《〈嬉笑集〉與舊體詩寫作教學》(鄧昭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