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年著, 1972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 美国国会图书馆目录卡号码72-91091。
全书20多万字, 除引言外, 共六章二十九节, 还有附录、参考书目。本书的第一章是语音,
第六章是外来语, 从第二章到第五章都是描写分析香港粤语语法的。
《香港粤语语法研究》明确指出, 方言语法自有其规律, 大有研究的必要。本书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主要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对香港粤语的语法现象作了概括性的描述, 并把概述与细析结合起来
, 表述了作者的看法。如 "宾语"中, 叙述了 "同事宾语" , 即不及物动词所带的宾语,
指动作的次数、 时间、程度、地点等。 还有 "双宾语" 句式中, 粤语的直接宾语放在间接宾语前,
而且句中的"俾"可以省去。书中的第三章专门论述 "谓补结构" 。因为作者认为,
"粤语里的谓补结构比起国语里的, 还要复杂"。第四章写 "谓词词尾" , 指出谓词词尾的特质有六个方面,
表示粤语的体貌的是体貌助词, 分成7类, 不表示体貌的, 另列为 "其他的谓词词尾"。第五章讨论
"助词", "一种不能独立的虚词, 只能出现在句子或词组的末端, 和整个词组句子结合,
……是语尾, 而非词尾",助词包括语气词和其他的一些词, 如 "先"、 "住"、"法"、"罢喇"、"系喇"等。助词的连用可以达到4个。
这是一部研究香港粤语语法比较全面的著作, 对粤语语法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